当前位置:首页> 家长感言 > 高中

李鑫:心理素质教育很重要


美博教育心理素质专家李鑫:

给孩子上课、与孩子沟通是件简单的事情吗?身为美博教育的素质老师,我认为,这很难用简单或者复杂来定义,如果非要给一个定义的话,我认为沟通其实是一门艺术。而这门艺术的关键,源自孩子的心理素质。心理素质教育最核心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,则是帮助孩子找到其自身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差异的平衡。

心理素质是指在一定遗传素质的基础上,在自身努力及外界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,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。心理素质的好坏体现在心理状态的正常与否,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,心理能力的强弱等方面,外部表现于行为习惯上和社会适应状况方面。

心理素质教育是改革教育现状、落实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。多年以来,我国教育受单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, 存在种种弊端, 带来了严重的后果:一些学生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频发。心理扭曲,恶性事件时有发生,酿成了一幕幕人们不愿看到的社会悲剧。比如:某学生因成绩不佳、或者某学生因人际交往受挫所引发的轻生事件,再或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可见的各类少年网络成瘾事件等。

应该说,心育教育的忽视,已严重制约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,使教育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,更加使得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良莠不齐。社会经济、政治生活中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,都向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提出了严峻挑战,由此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困惑、迷惘、不安和焦虑。所以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刻不容缓,作为父母更加不能忽视。

对于成长中的孩子,父母应在以下方面多加关注:

一、孩子日益出现的成人感、独立感与依赖性、幼稚性的矛盾;

二、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;

三、渴望获得尊重和友谊的需要与找不到应有的位置和知已的矛盾;

四、自我认识与自我行为调节之间的矛盾;

五、已获得的正确信息与接触实际中负面信息之间的矛盾;

六、期盼学业成功与意志力薄弱、情感波动的矛盾;

七、性意识日趋成熟与性价值观、性道德观的矛盾等。

当代学生面对自己生理和心理变化,以及社会的剧变,在成长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,由于处世经验不足,心智尚未完全成熟,在学业、交友、择业、发展、健康等方面会出现了许多困惑和烦恼,他们强烈的渴望有良师益友为其指点迷津,排优解愁,帮其排除心头的压力,去掉心理障碍,医治心灵的创伤, 矫正其异常心理与行为。而这一切单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难、或者无法满足的。

心理素质在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中居于基础地位,其作用和影响渗透于其他素质之中。良 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,使之更易入耳入心,主动加以内化;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有效利用及学习能力的增强,使之乐学、会学,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;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及运动水平的提高;有利于激发其劳动热情,更快地掌握劳动技能;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增强。因此,家长们千万不要再忽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!


上一篇:师好也,吾感谢,却是不懂表达,如今写下与您!
下一篇:陈辉:后进生的“天敌” 返回上一级